首页 >> 医药
执业医师
考试指南 | 考试资讯 | 复习指导 | 经验交流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医药 >> 执业医师 >> 复习指导
站内搜索:

2015年中医实践技能考试辅导:带下过多的辨证论治
作者:城市网 来源:总裁世界 更新日期:2015-1-27

  带下过多的辨证要点主要是根据带下的量、色、质、气味的异常。一般而论,带下色淡、质稀者为虚寒;色黄、质稠、臭秽者为实热。临证时,结合全身症状、舌脉、病史等进行分析。本病治疗以除温为主。一般治脾宜运、宜升、宜燥;治肾宜补、宜固、宜涩;湿热和热毒宜清、宜利。实证治疗还需配合外治法。

  1.脾虚证

  主症: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质稀薄,或如涕如唾,绵绵不断,无臭,面色白或萎黄,四肢倦怠,脘胁不舒,纳少便溏,或四肢浮肿,舌淡胖,苔白或腻,脉细缓。

  病机概要:脾气虚弱,运化失司,湿邪下注,损伤任带,使任脉不固,带脉失约而为带下过多,脾虚中阳不振,则面色 白或萎黄,四肢倦怠;脾虚失运,则纳少便溏,四肢浮肿;舌淡胖,苔白或腻,脉细缓,均为脾虚湿困之征。  治法:健脾益气,升阳除湿。

  代表方剂:完带汤加减。

  常用药物:人参、白术、白芍、淮山药、苍术、陈皮、柴胡、黑荆芥、车前子、甘草等。

  2.肾阳虚证

  主症:带下量多,绵绵不断,质清稀如水,腰酸如折,畏寒肢冷,小腹冷感,面色晦暗,小便清长,或夜尿多,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润,脉沉迟。

  病机概要: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封藏失职,精液滑脱而下,故带下量多,绵绵不断,质清稀如水;腰为肾之府,故肾虚则腰酸如折;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胞宫,故小腹冷痛;阳气不能外达,则畏寒肢冷,面色晦暗;肾阳虚不能上温脾阳,则大便溏薄;不能下暖膀胱,故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亦为肾阳虚之征。

  治法:温肾培元,固涩止带。

  代表方剂:内补丸加减。

  常用药物:鹿茸、肉苁蓉、菟丝子、潼蒺藜、肉桂、制附子、黄芪、桑螵蛸、白蒺藜、紫菀等。

  3.阴虚夹湿证

  主症:带下量多,色黄或赤白相兼,质稠,有气味,阴部灼热感,或阴部瘙痒,腰酸腿软,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咽干口燥,或烘热汗出,失眠多梦,舌质红,苔少或黄腻,脉细数。

  病机概要:肾阴不足,相火偏旺,损伤血络,或复感湿邪,损伤任带,致任脉不固,带脉失约,故带下量多,色黄或赤白相兼,质稠,有气味;腰为肾之府,肾阴虚则腰酸腿软;阴虚生内热,则五心烦热,咽干口燥,阴部灼热感或瘙痒;虚阳上扰,则头晕,烘热汗出,失眠多梦;舌红,苔少或黄腻,脉细数,均为阴虚夹湿之征。

  治法:滋肾益阴,清热利湿。

  代表方剂:知柏地黄汤加减。

  常用药物: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茯苓、丹皮、知母、黄柏等。

  4.湿热下注证

  主症:带下量多,色黄或呈脓性,质黏稠,有臭气,或带下色白质黏,呈豆渣样,外阴瘙痒,小腹作痛,口苦口腻,胸闷纳呆,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病机概要:湿热蕴结于下,损伤任带二脉,故带下量多,色黄或如脓,质黏稠,或浊如豆渣样,有秽臭,阴痒;湿热蕴结,阻遏气机,则小腹作痛;湿热内盛,阻于中焦,则口苦口腻,胸闷纳呆;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湿热之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治法:清利湿热,佐以解毒杀虫。

  代表方剂:止带方加减。

  常用药物:猪苓、茯苓、车前子、泽泻、茵陈、赤芍、丹皮、黄柏、栀子、牛膝等。

  5.热毒蕴结证

  主症:带下量多,黄绿如脓,或赤白相兼,或五色杂下,质黏腻,臭秽难闻,小腹疼痛,腰骶酸痛,烦热头晕,口苦咽干,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

  病机概要:热毒损伤任带,故带下赤白,或五色带下;热毒蕴蒸,则带下质黏如脓样,臭秽难闻;热毒伤津,则烦热头晕,口苦咽干,尿黄便秘;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均为热毒之征。

  治法:清热解毒。

  代表方剂:五味消毒饮加减。

  常用药物:蒲公英、金银花、野菊花、紫花地丁、青天葵、土茯苓、败酱草、鱼腥草、薏苡仁等。


执业医师考试通关必备网络课程免费试听>>
执业医师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会员专区 - 客户服务 - 疑难解答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 cn.cityy.cn 城市网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教育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