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会金融
银行从业资格
考试指南 | 考试资讯 | 复习指导 | 专业科目指导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财会金融 >> 银行从业资格 >> 专业科目指导(银行从业资格)
站内搜索:

2014银行业初级资格《个人贷款》章节辅导第三章1
作者:城市网 来源:www.ceoba.com 更新日期:2014-8-14

(五)贷后管理

  个人贷款支付后,贷款人应采取有效方式,对贷款资金使用、借款人的信用及担保情况变化等进行跟踪检查和监控分析,确保贷款资产安全。贷款人内部审计等部门应对贷款检查职能部门的工作质量进行抽查和评价。

  1.贷后检查

  ①对借款人的检查

  ②对担保情况的检查

  ③对抵押物的检查

  ④对质押权利的检查

  2.合同变更

  (1)基本规定

  ①合同履行期间,有关合同内容需要变更的,必须经当事人各方协商同意,并签订相应变更协议。

  ②合同变更事宜应由合同当事人(包括借款人、担保人等)亲自持本人向身份证件办理或委托代理人代办。

  (2)合同主体变更

  在合同履行期间,须变更借款合同主体的,借款人或财产继承人持有效法律文件,向贷款银行提出书面申请。

  (3)借款期限调整

  期限调整指借款人因某种特殊原因,向贷款银行申请变更贷款还款期限,包括延长期限、缩短期限等。

  (4)分期还款额的调整

  提前还款包括提前部分还本和提前结清两种方式,借款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提前还款的方式。

  (5)还款方式变更

  借款人若要变更还款方式,需要满足如下条件:

  ①向银行提交还款方式变更申请书;

  ②借款人的贷款账户中没有拖欠本息及其他费用;

  ③借款人在变更还款方式前应归还当期的贷款本息。

  对经审批同意变更担保的,贷款银行应与借款人、担保人签订变更担保协议或重新签订担保合同,办理抵达(质)押登记变更等有关手续。

  3.贷款的回收

  (1)贷款支付方式

  贷款的支付方式有委托扣款和柜面还款两种方式。

  (2)还款方式

  贷款回收的原则是先收息、后收本,全部到期、利随本清。一般来讲,短期贷款到期1周之前、中长期贷款到期l个月之前,贷后管理人员应向借款人发送还本付息通知单以督促借款人筹备资金按时足额还本付息。

  4.贷款风险分类和不良贷款的管理

  (1)贷款风险分类

  商业银行应按照《贷款风险分类指引》,至少将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并及时根据其风险变化情况调整分类结果,准确反映贷款质量状况。

  (2)不良贷款的认定

  按照五级分类方式,不良个人贷款包括五级分类中的后三类贷款,即次级、可疑和损失类贷款。

  (3)不良贷款的催收

  对不同拖欠期限的不良个人贷款的催收,可采取不同的方式如电话催收、信函催收、上门催收、通过中介机构催收,以及采取法律手段,如律师函、司法催收等方式督促借款人按期偿还贷款本息,以最大限度降低贷款损失,有担保人的要向担保人通知催收。

  (4)不良贷款的处置

  抵押物处置可采取与借款人协商变卖、向法院提起诉讼或申请强制执行依法处分。

  5.贷款档案管理

  (1)贷款档案的内容贷款档案主要包括:①借款人的相关资料;②贷后管理的相关资料。

  (2)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登记

  银行贷款经办人根据个人贷款归档要求,在贷款发放后,收集整理需要归档的个人贷款资料,并交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登记。

  (3)档案的借(查)阅管理

  当已归档保存的个人贷款档案发生借出、借阅、归还时,档案管理员应根据有关的档案管理规定,要求借阅、查询人员填写有关的登记表并签字,对于借阅有关贷款的重要档案资料,必须经过有权人员的审批同意。

  (4)档案的移交和接管

  根据业务需要,有关个人贷款档案需要移交给其他档案管理机构或部门时,进行档案的移交和接管工作,移交和接管双方应根据有关规定填写移交和接管有关清单,双方签字,并进行有关信息的登记工作。

  (5)档案的退回

  借款人还清贷款本息后,一些档案材料需要退还借款人。

[本文共有 4 页,当前是第 4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通关必备网络课程免费试听>>
银行从业资格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会员专区 - 客户服务 - 疑难解答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 cn.cityy.cn 城市网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教育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