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城市网 来源:城市网学院 更新日期:2013-5-21
目的要求 : 一、掌握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并发症。 二、掌握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实验室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方法。 三、了解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因,发病原理与病理。 四、了解人工瓣膜和静脉药瘾者心内膜炎的特点。 教学时数 : 讲课:1 学时 教学内容 : 定义和分类 : 定义:微生物感染心脏内膜,伴赘生物形成 赘生物组成:血小板、纤维素、微生物、炎症细胞 受累部位:瓣膜、缺损部位、腱索与心内膜 分类:自体瓣膜、人工瓣膜和静脉药瘾者的心内膜炎 发病机制 : 一、亚急性至少占 2/3 病例 1.血液动力学因素: 2.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 3.暂时性菌血症。 4.细菌感染无菌性赘生物。 二、急性 : 主要累及正常瓣膜,机制不清。 病理 : 生物结构的特点 血管变化;栓塞现象。 ● 急性者 最常见 金黄色葡萄球菌 其 次 肺炎球菌、淋球菌、A 族链球菌和流感杆菌 ● 亚急性者 最常见 草绿色链球菌 其 次 D 链球菌、真菌、立克次体和衣原体为少见致病微生物。 临床表现 : 败血症症状 , 心脏杂音的改变 , 进行性贫血。栓塞现象 : 脾、肾、脑、肢体等栓塞。皮肤粘膜、眼底瘀点 ,杵状指。对于若干临床表现发生原理的现代观点。 实验室检查 : 血培养 : 为确诊本病的重要依据。血象,尿及肾功能,超声心动图。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有临床表现,血培养阳性可诊断 超声心动图检出赘生物对确诊有重要价值。 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 风湿热及其他热性疾病相区别。 治疗 : 一般治疗。抗菌素: 早期使用、临床诊断及取血做培养后立即使用,剂量要足。外科手术治疗的指征,治愈标准。复发的 治疗。 预后 : 影响预后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