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是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心肌短暂、急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冠脉管腔狭窄和痉挛是心绞痛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冠状动脉扩张能力减弱,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急性循环衰竭是其发生的诱因,当心脏负荷突然增加时,冠状动脉不能相应扩张妈祖心肌需血量。
(二)临床表现
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是典型心绞痛的特点:
1.疼痛部位
以胸骨体中段或上段之后常见,其次为心前区,可波及约手掌大小范围,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甚至可达左手无名指和小指,向上可放射至颈、咽部和下颏部。老年人疼痛部位可不典型。
2.持续时间 多在1~5min内,很少超过15min。
3.疼痛性质 压迫性、发闷、紧缩性或烧灼感,患者可因疼痛而停止原来的活动。
4.诱发因素 多于体力劳动时或情绪激动、饱餐、受冷、吸烟心动过速等情况而诱发。
5.缓解因素 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1~5min内缓解。
(三)体征
发作时大多无特殊体征,或有面色苍白、冷汗、心率增快,暂时性血压升高等。心电图检查可见心肌缺血性改变ST段压低>o.1mv,T波低平或倒置,缓解期可无任何表现。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可发现冠脉系统病变的范围和程度,当管腔直径缩小70%—75%以上时,将严重影响心肌供血。 [本文共有 2 页,当前是第 1 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