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临床血液学检验]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未受累部位穿刺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时,以下哪种细胞一定减少()。
A.红细胞系 B.粒细胞系 C.巨核细胞 D.淋巴细胞 E.浆细胞
【解析】在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中,骨髓至少1个部位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如增生活跃,须有巨核细胞明显减少),骨髓小粒非造血细胞增多。C
52.[临床检验基础]成人外周血网织红细胞的参考范围(显微镜法)是()。
A.<0.005 B.<0.05 C.0.005~0.05 D.0.008~0.02 E.0.02~0.05
【解析】网织红细胞计数显微镜法的参考范围:①成人:0.008~0.02或(25~75)×109/L;②新生儿0.02~0.06。D
53.[临床血液学检验]下列哪项检查是诊断溶血最可靠的证据()。
A.血清间接胆红素升高 B.网织红细胞升高>5%(0.05) C.骨髓红系明显增生
D.红细胞寿命缩短 E.尿胆原强阳性
【解析】溶血是由于某种原因使红细胞存活期缩短,破坏增加,超过了骨髓代偿能力所引起的。D
54.[微生物学检验]以下哪些病原微生物可引起性病()。
A.梅毒螺旋体 B.钩端螺旋体 C.淋病奈瑟菌 D.疱疹病毒 E.人乳头瘤病毒
【解析】钩端螺旋体对人致病的有多种型别,临床常见的有黄疸出血型、流感伤寒型、肺出血型、脑膜脑炎型、肾功能衰竭型、胃肠炎型等。常见性传播疾病及其病原体有①梅毒,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②淋病,由淋病奈瑟菌感染引起;③尖锐湿疣,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④生殖器疱疹,主要由人类单纯疱疹病毒2型引起。ACDE
55.[临床血液学检验]下列关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叙述正确的是()。
A.骨髓必须3系有病态造血 B.外周血细胞必须有3系减少 C.外周血细胞必须有2系减少
D.病态造血非MDS特有 E.造血细胞凋亡减少
【解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大多数病例的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部分MDS病例可有红系细胞的显着增生,多为中晚幼阶段,有明显的病态造血(如类巨幼样变等)。粒系细胞和巨核细胞也有病态造血。D
56.[临床化学]下列哪种蛋白质含量减低可引起水肿()。
A.免疫球蛋白 B.清蛋白 C.凝血因子Ⅰ D.补体 E.甲胎蛋白
【解析】水肿时细胞外液量(主要是组织液)增多,而渗透压仍在正常范围。一般当增加的体液量超过体重的10%以上时,可出现水肿临床表现。引起水肿常见的原因有血浆蛋白浓度降低,或充血性心力衰竭,或水和电解质排泄障碍等。B
57.[临床血液学检验]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可出现()。
A.红细胞膜异常 B.红细胞G6PD缺陷 C.红细胞PK酶缺陷
D.血红蛋白肽链合成异常 E.血红蛋白结构异常
【解析】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是由于遗传的珠蛋白基因缺失,使血红蛋白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珠蛋白链合成缺如或不足所致的贫血。D
58.[微生物学检验]结核病的一线抗结核药物()。
A.结核菌素试验 B.利福平 C.与其干重的60% D.庆大霉素 E.两性霉素B
【解析】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链霉素为第一线药物。B
59.[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已知细胞中的黏附能力最大的为()。
A.树突状细胞 B.单核细胞 C.B细胞 D.T细胞 E.红细胞
【解析】单核细胞具有在37℃和Ca2+存在时,能主动黏附在玻璃、塑料、尼龙毛、棉花纤维或葡聚糖凝胶的特性。B
60.[临床血液学检验]下列哪项属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血象的晚期表现()。
A.红细胞升高、血小板升高 B.红细胞减少、血小板升高 C.红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D.红细胞升高、血小板减少 E.以上都不是
【解析】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为晚期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表现。C
[本文共有 6 页,当前是第 6 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