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青年患者,反复呕血、黑便和皮肤、粘膜出血1周。体检:肝、脾不肿大。检验:红细胞1.8X的2次方/L,白细胞5X的9次方/L,血小板X的9次方/L;骨髓检查示增生活跃,粒红比例为5:1,巨核细胞数增加,幼巨核细胞比例增加。最可能的诊断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急性白血病
C.ITP(急性型)
D.脾功能亢进
E.过敏性紫癜
(62)男性,5岁,平时体健,每于进食蚕豆时即有面色苍白,小便呈深褐色,发作时血红蛋白46g/L,巩膜黄染,尿隐血阳性。诊断为G6PD缺乏症伴血管内溶血。下列哪项不是该患者的特异性实验室检查()
A.尿含铁血黄素(即ROUS)试验(十)
B.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C.网织红细胞升高
D.血浆结合珠蛋白降低
E.血浆内游离血红蛋白升高
(63)下列哪项组合不正确()
A.骨髓病性贫血——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绝对值增加
C.ITW-一凝血酶原消耗不良
D.严重感染——全血细胞减少
E.大出血——可引起类白血病反应
(64)下列疾病中除哪项外,均可引起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
A.MDS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恶性组织细胞病
D.PNH
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65)男性,38岁,近半年来牙龈出血,肌内注射部位易出现瘀斑。检验: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4.0X的9次方/L,血小板60X的9次方/L;BT延长,CT4min,APTT38s(对照35s),PT6s(对照2s)。肌内注射维生素K未见好转。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慢性肝脏疾病
D.DIC
E.血友病A
(66)女性,4岁,因牙龈出血、下肢皮肤瘀点入院。发病前2周曾有病毒感染。幼时无出血史。体检:脾不肿大。检验:白细胞6.35X的9次方/L,分类示淋巴细胞0.36,血小板20X的9次方/L;B.T2min,CT8min(试管法),束臂试验阳性,PT4S(对照3s);骨髓检查示细胞增生,巨核细胞系统增生,有成熟障碍,幼稚型占40%,血小板生成型巨核细胞缺如。应诊断为()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ITP(急性型)
C.急性白血病
D.过敏性紫癜
E.TTP
(67)女性,40岁,头昏乏力、皮肤黄染1个月。体检:中度贫血貌,巩膜轻度黄染,肝肋下1cm,脾肋下3cm.检验:红细胞2.3X的2次方/L,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5.6X的9次方/L,血小板85X的9次方/L,网织红细胞4%;Coombs试验(十)。除哪个疾病外其余均有可能()
A.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B.自身免疫性贫血
C.恶性淋巴瘤
D.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E.SLE
(68)有关正常止血过程,哪项是错误的()
A.血管收缩,血流缓慢
B.血小板粘附在内皮细胞上形成白色血栓
C.胶原纤维和组织因子激活凝血过程
D.血小板释放PF3参与凝血
E.最后因子XⅢ作用下形成红色血栓
(69)通常下列哪种疾病不会出现粒红比例〈2:1()
A.放射病早期
B.急性化脓性感染
C.脾功能亢进
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E.贫血
(70)在纤维蛋白降解过程中,由可溶性纤维蛋白形成不溶性纤维蛋白的过程,除Ca2+外,还需要哪种凝血因子()
A.Ⅻ
B.Ⅻa
C.XIII
D.XIIIa
E.Xa [本文共有 11 页,当前是第 7 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