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
卫生资格
考试指南 | 考试资讯 | 复习指导 | 试题库 | 内科/外科/妇产科 | 药士/师|主管药师 | 中药士/中药师/主管中药师 | 护士/护师/主管护师 | 初级药士/药师/主管药师 | 医学检验技士/技师/主管技师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医药 >> 卫生资格 >> 内科/外科/妇产科
站内搜索:

内科主治医师考点:血吸虫病诊断
作者:城市网 来源:城市网学院 更新日期:2013-4-8
     (一)临床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 在流行区有疫水接触史者均有感染的可能,患者籍贯、职业伴有疫水接触史对诊断有参考价值。
    2.临床表现 急性血吸虫病有尾蚴皮炎史、发热、荨麻疹、肝肿大与压痛、腹泻、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显着增多,结合流行病学资料易于诊断。对长期不明原因的腹痛、腹泻和便血,肝脾肿大,尤其肝右叶肿大,或者壮年有癫痫发作者,并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均应考虑慢性血吸虫病。对于巨脾、腹内痞块、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肠梗阻、侏儒患者,应考虑晚期血吸虫病。
    3.实验室检查
    大便沉淀孵化试验沉孵法是目前最主要的诊断方法,虫卵沉淀阳性率约50%,孵化阳性率约80%,晚期病人由于肠粘膜增厚,虫卵进入肠腔数量减少,检查阳性率极低。轻型患者从粪便中排出虫卵很少,多呈间歇性出现,阳性率也不高。
    4.免疫学检查 有辅助诊断价值。以皮内试验,尾蚴膜试验,环卵沉淀试验特异性较高而应用较多。一般此类方法不作确诊依据。
    (1)皮内试验 前臂皮内注射肝卵抗原成虫抗原0.03ml。作直径约0.5cm的丘疹,15分钟后风团直径达0.8cm或以上为阳性。少数病人在潜伏期及发病初期即可出现阳性,多数病人在感染后8周出现阳性,阳性率一般在95%以上,偶有假阳性反应。皮肤试验对诊断有参考价值,不能作为疗效考核标准。
    (2)尾蚴膜试验 取病人血清1~2滴于玻片上,加入活的或冻干的血吸虫尾蚴5~10条,加生理盐水2~3滴,混合后,置37℃温箱,3~4小时后镜检,可见尾蚴周围有膜状物形成。阳性率达95%,感染后7~12天即可出现阳性反应,少有假性反应,有早期诊断价值。因与肺吸虫及中华支睾吸虫有交叉反应,又因尾蚴供应困难,故不易推广。
    (3)环卵沉淀试验 取活卵悬液一滴于无菌玻片上,加病人血清等量,加盖玻片石腊密封,置37℃温孵24~48小时,于低倍镜下观察,可见虫卵周围出现球状、指状、丝状、菊花状等形态的沉淀物。观察100个成熟虫卵,计算沉淀物大于10微米的虫卵数所占的百分数,环沉率5%以上者为阳性。感染后7~12天出现反应,阳性率达95%以上,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卫生资格考试通关必备网络课程免费试听>>
卫生资格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会员专区 - 客户服务 - 疑难解答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 cn.cityy.cn 城市网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教育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