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端螺旋体病
1.钩端螺旋体病临床特征:早期钩体败血症,中期各脏器损害和功能障碍,后期各种变态反应后发症。重者可并发肝肾衰竭或肺大出血危及生命。
2.流行病学特点
l (一)传染源 野鼠和猪 ,其次为犬。
l (二)传播途径 直接接触(接触疫水 、患病动物的皮毛、排泄物等);母婴传播。
l (三)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病后对同型有较强的免疫力,无交叉免疫力。
l (四)流行特征:热带和亚热带;夏秋季(6~10月)发病;青壮年、散发为主
3.临床表现
¨ 感染中毒型
¨ 肺出血型
¨ 黄疸出血型
¨ 脑膜脑炎型
¨ 肾功能衰竭型
¨ 后发症
(1)感染中毒型
三症 :畏寒、发热, 肌肉酸痛, 软弱无力
三征 :结合膜充血 ,腓肠肌压痛 ,浅表淋巴结肿大、疼痛
(2)肺出血型
早期症侯群 (表现同单纯型)3~4天 肺出血
1) 一般出血型
? 咳嗽与少量血痰,肺部可闻少许湿罗音。胸部X线阴影呈点状或小片状,及时治疗预后好。
2)肺弥漫性出血型
① 早期
? 发热及中毒症状进行性加重
? 呼吸、脉搏增快,面色苍白, 血痰增多, 双肺散在湿罗音, X线胸片为散在点片影
? 意识 大多神志恍惚,表情呈恐惧感
② 极期:呼吸、脉搏更快,面色苍白→发绀、血痰增多,口鼻涌血,满肺湿罗音,X线胸片成大片状融合影;意识:极度烦躁,甚至昏迷
③ 垂危期 :极度发绀,口鼻涌血,满肺粗大湿啰音,喉中痰鸣 ,昏迷
㈠ 肺弥漫性出血型发生原因
①病原菌毒力强,主要为黄疸出血群
②病原菌侵入数量大
③病后治疗出现赫氏反应者
3)黄疸出血型
① 早期症侯群 4 -- 8天
② 黄疸、肝大、肝损害
③ 出血(鼻衄、皮肤粘膜、内脏)
④ 肾损害(蛋白尿→肾衰) [本文共有 2 页,当前是第 1 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