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抗体的作用以特异性抗体为中心通过抵抗细菌粘附侵入;调理吞噬、抑制细菌、生长繁殖、杀灭破坏菌细胞;中和细菌毒素的作用;最终清除病原菌及毒素。
(二)抗胞内菌感染的免疫
1.胞内菌的概念感染机体后,主要寄居于细胞内的细菌称为胞内菌。根据胞内菌的寄居特征,又可分为兼性胞内菌(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伤寒沙门菌、布鲁菌、嗜肺军团菌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等)和专性胞内菌(立克次体、衣原体等)。
2.胞内菌感染的特征细胞内寄生、低毒性、呈慢性过程、往往有肉芽肿形成,并多伴有迟发型超敏反应。
3.抗胞内菌感染免疫特点主要是以T细胞为主的细胞免疫,
1)CD4+T细胞通过MHCII类分子的抗原递呈途径发生免疫应答,在抗胞内菌感染中起主要作用;
2)CD8+T细胞通过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杀伤和破坏胞内菌感染细胞,使细菌散出,再经抗体或补体的调理作用,被吞噬细胞消灭发挥抗胞内菌感染作用。
(三)外毒素致病的免疫特点
①主要依靠抗体,即抗毒素与细菌外毒素结合使外毒素失去毒性发挥免疫作用。抗毒素与外毒素B亚单位结合后改变了毒素分子的构型,使毒性部位A亚单位不能发挥毒性作用;
②抗毒素与外毒素形成的复合物,易被吞噬细胞吞噬清除;
③细胞免疫在某些胞外菌感染的防御中,通过分泌细胞因子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诱导局部炎症反应及激活巨噬细胞的吞噬杀菌功能也起一定作用。[本文共有 2 页,当前是第 2 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