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
卫生资格
考试指南 | 考试资讯 | 复习指导 | 试题库 | 内科/外科/妇产科 | 药士/师|主管药师 | 中药士/中药师/主管中药师 | 护士/护师/主管护师 | 初级药士/药师/主管药师 | 医学检验技士/技师/主管技师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医药 >> 卫生资格 >> 药士/师|主管药师
站内搜索:

2013年药士考点精讲:妊娠期药动学特点
作者:城市网 来源:城市网学院 更新日期:2013-3-30
    1.药物的吸收
    妊娠期胃酸分泌减少,胃肠活动减弱,口服药物吸收减慢,生物利用度下降。早孕呕吐也是影响药物吸收的原因。妊娠晚期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影响皮下或肌内注射药物的吸收。此外妊娠时心排出量增加,肺容量增加,可促进吸入性药物如麻醉气体在肺部的吸收。
    2.药物的分布
    妊娠期孕妇血浆容积、体重、体液总量、细胞外液均增加,药物分布容积明显增加,对脂溶性药物具有重要意义。药物还会经胎盘向胎儿分布。妊娠期妇女的药物需要量应高于非妊娠期妇女。
    3.药物与蛋白结合
    妊娠期血浆白蛋白浓度降低,很多蛋白结合部位被内泌素等物质所占据,蛋白结合能力下降,药物游离部分增多,所以孕妇用药效力增高,药物被肝脏代谢及肾消除量增多,并能经胎盘输送给胎儿,给药时应考虑血药浓度及游离型和结合型的比例。妊娠期非结合部分增加的常用药有:地西泮、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利多卡因、哌替啶、地塞米松、普萘洛尔、水杨酸等。
    4.药物的代谢
    由于激素的改变,药物代谢受到影响,不同的药物产生不同的效果。
    5.药物的排泄
    妊娠期多种药物的消除率相应加快,尤其是主要经肾排出的药物,如注射用硫酸镁、地高辛。在分娩期由于仰卧位时肾血流量减少而使药物由肾排出延缓,所以孕妇应采用侧卧位促进药物排泄。

卫生资格考试通关必备网络课程免费试听>>
卫生资格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会员专区 - 客户服务 - 疑难解答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 cn.cityy.cn 城市网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教育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