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城市网 来源:城市网学院 更新日期:2013-3-30
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小结 按心力衰竭分期: A期: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脂质紊乱等高危因素。 B期:除A期中的措施外,有适应证的患者使用ACE抑制剂,或β受体阻滞剂。 C期及D期:按NYHA分级进行相应治疗。 按心功能NYHA分级: I级:控制危险因素;ACE抑制剂。 Ⅱ级:ACE抑制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用或不用地高辛。 Ⅲ级:ACE抑制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地高辛。 Ⅳ级:ACE抑制剂;利尿剂;地高辛;醛固酮受体拈抗剂;病情稳定后,谨慎应用β受体阻滞剂。 4.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舒张性心功能不全由于心室舒张不良使左室舒张末压(LVEDP)升高,而致肺淤血,多见于高血压和冠心病,但这两类患者也还可能同时存在收缩功能不全亦使LVEDP增高,何者为主有时难以区别。如果客观检查LVEDP增高,而左心室不大,LvEF值正常则表明以舒张功能不全为主。最典型的舒张功能不全见于肥厚型心肌病变。治疗的原则与收缩功能不全有所差别,主要措施如下: (1)β受体阻滞剂:改善心肌顺应性使心室的容量-压力曲线下移,表明舒张功能改。 (2)钙通道阻滞剂:降低心肌细胞内钙浓度,改善心肌主动舒张功能,主要用于肥厚型心肌病。 (3)ACE抑制剂:有效控制高血压,从长远来看改善心肌及小血管重构,有利于改善舒张功能,最适用于高血压心脏病及冠心病。 (4)尽量维持窦性心律,保持房室顺序传导,保证心室舒张期充分的容量。 (5)对肺淤血症状较明显者,可适量应用静脉扩张剂(硝酸盐制剂)或利尿剂降低前负荷,但不宜过度,因过分的减少前负荷可使心排血量下降。 (6)在无收缩功能障碍的情况下,禁用正性肌力药物。 5.“顽固性心力衰竭”及不可逆心力衰竭的治疗 “顽固性心力衰竭”又称为难治性心力衰竭,是指经各种治疗,心衰不见好转,甚至还有进展者,但并非指心脏情况已至终末期不可逆转者。对这类患者应努力寻找潜在的原因,并设法纠正,如风湿活动、感染性心内膜炎、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电解质紊乱、洋地黄类过量、反复发生的小面积的肺栓塞等。或者患者是否有与心脏无关的其他疾病如肿瘤等。同时调整心衰用药,强效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制剂及正性肌力药物联合应用等。对高度顽固水肿也可使用血液滤过或超滤,对适应证掌握恰当,超滤速度及有关参数调节适当时,常可即时明显改善症状。 扩张型心肌病伴有QRS波增宽>120ms的CHF患者可实施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安置三腔心脏起搏器使左、右心室恢复同步收缩,可在短期内改善症状。 对不可逆CHF患者大多是病因无法纠正的,如扩张型心肌病、晚期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肌情况已至终末状态不可逆转。其唯一的出路是心脏移植。从技术上看心脏移植成功率已很高,5年存活率已可达75%以上,但限于我国目前的条件,尚无法普遍开展。 有心脏移植指征在等待手术期间,应用体外机械辅助泵可维持心脏功能,有限延长患者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