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建筑师辅导: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
作者:城市网 来源:城市网学院 更新日期:2013-2-23
五、各种类型住宅特点 (一)低层住宅 包括独院式、联排式。 1.特点 (1)能适应面积较大、标准较高的住宅,也能适应面积较小、标准较低的住宅,由于 却有独用院子,而扩大了生活空间。一般在院子内可以进行绿化作为休息、乘凉、儿童游戏 、晾晒、饲养以及其他家务活动等。低层住宅平面组合较灵活,卫生条件好,干扰少,与其他类型住宅相比能创造更好的居住生活环境。 (2)建筑物自重轻,对建筑地基要求不高,一般地段均可建造。建筑结构简单,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住户可以自己动手建造。 (3)占地面积大,道路、管网以及其他市政设施投资多。 2.低层住宅平面组合形式 (1)独院式 每幢住宅,不与其他建筑相连,有独立的院子,称为独院式住宅。独院式住宅的特点是:建筑四面临空,平面组合灵活,朝向、通风采光好;环境安静,干扰小,可根据不同 使用要求,组织生活和家务院子,使用便利。独院式住宅的缺点是:占地面积大, 体多,投资高。因此常用作高档住宅或别墅。 (2)双联式 独院式住宅为一个单元,将两个独院式单元拼联在一起,两户共用一面山墙,即为 。双联式住宅能使每户三向都有院子。建筑物三面临空,平面组合较灵活。朝向、采光好。较独院式住宅能节约一面山墙和一侧院子用地,减少市政投资,并可将两户厨房、卫生间组合在一起节约管道。 (3)联排式 独院式户型单元拼联增到三户以上,各户间至少能共用两面山墙时,即为联排式。 住宅特点为:除两侧尽端住户能有三向院子外,中间户都能有前后两向院子;建筑物有两面临空,能合理布置平面;通风采光较好,使用方便。 排式住宅的单元拼联不宜过多。否则建筑物过长,前后交通迂回,干扰较大,通风也有影响。如单元拼联过少,建筑物较短,对节约用地不利。一般建筑物的长以30m左右为宜。 联排式住宅根据建筑物与院子组合的不同,基本上可分为前后院、单向院和内院三种。 1)前后院。 排式住宅将住户单元左右拼联,一般能有前后两个院子。前院多作生活院,后院多作为家务院。 2)单向院。 联排式住宅中,由于用地、交通、规划、当地气候特点和单元的拼联方式等条件影响,有时会出现每户只有单向院的情况。每单元有两面或一面临空,用地较上述联排式住宅。后院为经济,并有一个院子可作为扩大生活活动用地,使用尚便利。 3)内院。 利用居住与辅助用房、进门与围墙,环绕院子布置即形成内院。内院一般面积较小, 能节约用地,可在有限空间内扩大生活活动用地。使用上较隐蔽、安静,并可视需要组织生活和家务院子。夏季内院日照时间短,较阴凉,能改善室内气温。冬季在北方还可起防风沙的作用。因此,在我国民间住宅中,有不少采用内院式组合如商合院、三合院或四合院。在国外也不乏这方面的处理例子。 内院联排式住宅的主要缺点是:由于墙面较多而增加造价。当为独户使用时,因受用地、标准和面积所限,内院→般较小,在使用和空间感觉上无外院宽敞开阔;如将内院扩大,则需有较大的建筑面积,非一般标准的低层住宅所能做到;如供多户使用,则内院的干扰大,一般较少采用。 (二)多层住宅 一般指4~6层的住宅。多层住宅以公共楼梯解决垂直交通,有时还需设置公共走道、解决水平交通。 1.特点 (1)用地较低层住宅省、造价比高层住宅经济。 (2)结构较高层简单。 (3)户型灵活、使用方便。 (4)房间采光通风好。 2.多层住宅的单元划分与组合 为了适应住宅建筑的大规模建设,简化和加快设计工作,统一结构、构造和方便施工,常将一栋住宅分为几个标准段,一般就把这种标准段叫做单元,以一种或数种单元拼接成长短不一、体形多样的组合体。这种方法称为单元设计法。 单元的划分可大可小,多层住宅一般以数户围绕一个垂直交通空间来划分单元,这样能保证各户有较好的使用条件,故成为常用的划分形式。 将若干单元组合拼接起来就形成一栋住宅,单元组合体应做到: (1)满足建设规模及规划要求,组合体与建筑群布置密切相关,应按规划要求的层数、高度、体形等进行设计,并相应考虑对总建筑面积及户型等的要求。 (2)适应基地特点组合体应与基地的大小、形状、朝向、道路、出入口等地段环境相适应。 单元的组合拼接方式常见的有: (1)平直组合:体形简洁、施工方便,但不宜组合过长。 (2)错位组合:适应地形、朝向、道路或规划的要求,但要注意外墙周长及用地的经济性。 (3)转角组合:按规划要求,要注意朝向。可用平直单元拼接,也可采用转角单元。 (4)多向组合:按规划要求,要注意朝向及用地的经济性。 3.多层住宅的设计要求 (1)户型恰当设计中应恰当的安排户型,应具有组成不同户型比的灵活性,满足居住者及市场销售的实际需要。可组成单一户型的单元,也可组成多户型的单元。 (2)使用方便平面功能合理,并能满足各户的日照、朝向、采光、通风、隔声、隔热、防寒等要求。 (3)交通便捷尽可能压缩户外公共交通面积,并避免公共交通对户内的干扰。各户进户人口的位置要便于组织户内平面。 (4)经济合理提高面积的使用率,充分利用空间。结构与构造方案合理,构件类型少。设备布置要注意管线集中,采用各种措施以节省用地。 (5)造型美观能满足城市规划的要求,立面新颖美观,造型丰富多样。 4.住宅辅助设施的设计 辅助设施如厨房、卫生间、垃圾道等,其布置的位置是否恰当不仅影响使用,且涉及管道配置而影响经济性,因而设计时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布置的位置要恰当为方便使用,卫生间最好能直接采光、通风,一般可将厨卫一朝向和采光较差的部位,还可利用它来隔绝户外噪声及视线对居室的干扰。 (2)面积要紧凑住宅平面布置应尽量把面积用于居室,不要把辅助部分设计的过大,也不要因辅助设施而花费过多的交通面积。 (3)设备管线要集中户与户之间的厨房、卫生间相邻布置较为有利,这样不仅上下水立管可公用,排气道等也可公用。 5.多层住宅常见平面类型及特点 面类型较多,基本类型有梯间式、走廊式(内廊和外廊)、点式、天井式、跃层式、复式。 [本文共有 5 页,当前是第 3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