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城市网 来源:城市网学院 更新日期:2013-2-22
粒细胞在骨髓中生长,来自粒-单细胞祖细胞(CFU-GM)。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及中幼粒细胞都具有分裂能力,属骨髓分裂池。晚幼粒细胞不再分裂,发育成熟至分叶核后,积存于骨髓贮备池,等待释放。血中粒细胞一半在循环池,另一半聚集在血管壁边缘池。外周血粒细胞主要来自循环池。因此,循环池粒细胞的数量取决于:干细胞分化增殖能力,有效贮备量,释放速度,血中破坏程度,流动细胞与血管壁聚集细胞比例,以及组织中所需细胞量。 按粒细胞动力学,粒细胞减少可分下列几型。(见表5-4-1) 粒细胞减少可有遗传性、家族性、获得性等,其中获得性占多数。药物、放射线、感染、毒素等均可使粒细胞减少,药物引起者最常见(表5-4-2) 表5-4-1 粒细胞减少症的基本分型 型别 发病原理 Ⅰ型 粒细胞的生成减少,骨髓粒细胞系的增生低下或再生障碍。 Ⅱ型 粒细胞的无效生成,骨髓中粒细胞生成后寿命短,在释放前即被破坏。骨髓粒系虽可有代偿性增生,但成熟后细胞仍然减少。 Ⅲ型 外周血中粒细胞的寿命缩短,破坏增加,或/及体内(组织内)粒细胞的消耗增高。 Ⅳ型 混合型,为Ⅰ~Ⅲ型的各种不同的混合。 Ⅴ型 假性粒细胞减少型,中性粒细胞的分布失衡,外周血循环池的粒细胞大量转移到外周边缘池,聚集于血管壁上,使血中中性粒细胞减少。 表5-4-2 可引起白细胞减少的常用药物 类别 药物 抗癌药 氮芥、马利兰、环磷酰胺、6-巯基嘌呤、氨甲喋呤、阿糖胞苷、氟脲嘧啶、噻替哌、柔红霉素、阿霉素 解热镇痛药 氨基比林、安替比林、保泰松、安乃近、消炎痛 抗甲状腺药 硫氧嘧啶类、他巴唑、甲亢平 抗癫痫药 苯妥英钠、三甲双酮、巴比妥类 磺胺类 磺胺噻唑、磺胺嘧啶、长效磺胺、磺胺异恶唑 抗生素 氯霉素、氨苄青霉素、链霉素、头孢菌素 抗结核药 异烟肼、异烟腙、对氨水杨酸、氨硫脲(TBI)利福平 抗疟药 奎宁、扑疟奎啉、伯氨奎啉 抗组织氨药 苯海拉明、吡立苯沙明(扑敏宁) 抗糖尿病药 甲苯磺丁脲(D860)、氯磺丙脲 心血管病药 普鲁卡因酰胺、心得安、甲基多巴、利血平、奎尼丁 利尿药 汞利尿剂、利尿酸、乙酰唑胺、氢氯噻唑 其他 吩噻嗪、铋、锑、有机砷、山道年、青霉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