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
护士资格
考试指南 | 考试资讯 | 复习指导 | 试题库 | 基础护理学 | 中医护理学 | 临床护理学 | CGFNS | 社区护理 | 心理护理 | 护理管理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医药 >> 护士资格 >> 临床护理学
站内搜索:

护士资格考试辅导:静脉用药微粒控制护理进展
作者:城市网 来源:城市网学院 更新日期:2013-2-19
    静脉滴注药物微粒是指存在于液体中的非故意加入的可游动的、不溶性的外源物质及可溶而未溶的药物,它大量注入人体可产生严重的机体损害,如静脉炎,肺部肉芽肿,血栓形成及血管栓塞等,甚至危及病人生命。因此,静脉用药微粒控制受到医务人员的关注,现就有关研究进展归纳如下。
    1.注重灭菌物品的包装,减少微粒的产生。
    输液过程中带入微粒的因素复杂,但输液器具是首要环节。有的学者在“不同包裹材料与灭菌方式对玻璃输液器微粒污染的研究”中发现,医用包装纸用于玻璃输液器的包裹灭菌,在环氧乙烷、下排气式或预真空式高压蒸汽灭菌产生的微粒最少。这一研究提示,各种玻璃制品灭菌时,医用包装纸是理想的包裹材料,棉布次之。包裹材料固然重要,但包装环节也不可忽视。据报道,供应室对开放式输液器流筒的清洁与包装过程中,采用空气滤过洁净系统,结果静息状态、动态状态测试空气中≥0.5μm粒径的尘埃数,均符合国家制药行业无菌净化系统要求。随着医院感染管理的深入发展,一次性输液器及注射器已经逐渐取代玻璃输液器及注射器,但其生产环境仍是有效控制其微粒的条件。
    因此,一些先进的输液器及注射器生产线均采取超净空气装置下生产。我们在评价购进一次性输液器及注射器质量时,首先应确定其生产环境,在做热源检测同时应进行微粒监测,如果粒径大于10μm的微粒超过20个,大于25μm的微粒超过2个应禁止采购。
    2.采用空气净化和空气阻留,避免微粒污染。
    采用空气净化技术是提高输液环境空气的洁净度、避免液体微粒污染的有效方法。目前我国已有部分医院的治疗室为空气层流间,有的在治疗室安装层流罩或100级的超净化工作台,进行静脉输液配制可避免细菌和尘埃粒子污染。
    在输液器进气口安装不同材料的过滤装置,可截留空气中的微生物和微粒,防止液体被污染,对不同材料和装置的滤菌效果进行比较,依次为脱脂棉柱>玻璃过滤器>尼龙网>纱布。任秋云等研制的一种高分子聚合物为材料的输液自净器是目前较为理想的输液进气口空气过滤装置,它可较好地截留空气中的微生物和微粒,其阻留效果可达到空气净化标准。输液终端滤器的净化是输液进入人体前截留药液中不溶性微粒与微生物的最终过滤装置,国家标准仅对粒径≥10μm的微粒制定了滤除指标,而对10μm以下的微粒未作任何限制规定。王世岭等对输液中不溶性的粒径分布的调查结果表明,输液中不溶性微粒占98%左右,而粒径10μm以上的微粒仅占1%~2%,从而提示终端滤器的开发应在保证滤速的前提下能滤除粒径2~5μm的微粒。现在使用的静脉滴注的液体所含微粒由于不同厂家、不同批号、不同瓶间存在着差异,以及加药过程不可避免地引入微粒,所以一次性输液器的生产应按国家标准的规定,安装终端滤器和空气过滤器。

护士资格考试通关必备网络课程免费试听>>
护士资格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会员专区 - 客户服务 - 疑难解答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 cn.cityy.cn 城市网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教育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