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所有者权益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一)所有者权益的定义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它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
(二)所有者权益的来源构成
所有者权益按其来源主要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通常由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含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构成。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损失。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三)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
由于所有者权益体现的是所有者在企业中的剩余权益,它是其他会计要素的综合反映。因此,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主要依赖于其他会计要素,尤其是资产和负债的确认。
四、收入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一)收入的定义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明确界定日常活动是为了将收入与利得相区分,日常活动是确认收入的重要判断标准,凡是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应当确认为收入,反之,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不能确认为收入,而应当计入利得。比如,处置固定资产属于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净利益就不应确认为收入,而应当确认为利得。再如,无形资产出租所取得的租金收入属于日常活动所形成的,应当确认为收入,但是处置无形资产属于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净利益,不应当确认为收入,而应当确认为利得。
(二)收入的确认条件
收入在确认时除了应当符合收入定义外,还应当满足严格的确认条件。收入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且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因此,收入的确认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
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例题7】以下事项中,不属于企业收入的是( )。
A、销售商品所取得的收入
B、提供劳务所取得的收入
C、出售固定资产取得的净收益
D、出租机器设备取得的收入
【答案】C
五、费用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一)费用的定义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二)费用的确认条件
费用的确认除了应当符合费用定义外,也应当满足严格的条件,即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且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因此,费用的确认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是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出企业;二是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三是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六、利润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一)利润的定义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是评价企业管理层业绩的指标之一,也是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进行决策时的重要参考。
(二)利润的来源构成
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其中,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注意:利得和损失可能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也可能先计入当期损益,最终影响所有者权益。
[本文共有 3 页,当前是第 2 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