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
卫生资格
考试指南 | 考试资讯 | 复习指导 | 试题库 | 内科/外科/妇产科 | 药士/师|主管药师 | 中药士/中药师/主管中药师 | 护士/护师/主管护师 | 初级药士/药师/主管药师 | 医学检验技士/技师/主管技师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医药 >> 卫生资格 >> 护士/护师/主管护师
站内搜索:

2013初级护师复习:器官移植术前准备
作者:城市网 来源:城市网学院 更新日期:2013-1-8

  (一)供者的选择

  1.免疫学方面的选择 A、B、O型抗原和白细胞抗原,都是组织相容性抗原,这两类抗原在器官移植后的排斥中起决定作用,因此为防止超急性排斥反应,移植前必须检查:

  (1)血型:A、B、O血型必须相同,不同血型的肾移植会引起超急性排斥反应。

  (2)交叉配合与细胞毒性试验:交叉配合即受者与供者间血清与淋巴细胞的相互交叉配合;细胞毒性试验是指受者的血清与供者淋巴细胞之间的配合,淋巴细胞毒性试验必须小于10%或为阴性才能施行肾移植手术。

  (3)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将供者和受者的淋巴细胞放在一起培养,观察其转化率,如转化率低于10%,可以移植。因培养需5~7天,故仅适用于活体肾移植。

  (4)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抗原)的血清学测定(HLA配型):HLA-A、B和DR完全相符时,一年移植肾存活率高达93%;而HLA-DR相符,而HLA-A、B有一位点相符时,一年移植肾存活率高达89%;而如果HLA-A、B完全相符,HLA-DR位点不符时,一年移植肾存活率下降至70%。

  2.其他方面的选择 供体年龄应在50岁以下,无心血管、肾和肝等疾病,并要求无全身性感染和局部化脓性疾病。

  (二)移植器官的保存

  器官移植要求移植有活力的器官,在常温下器官耐受缺氧时间很短,超过30分钟(肾超过60~90分钟)器官即可发生不可逆损害,失去活力,因此要延长移植器官活力必须迅速改变热缺血(在常温下无血液供应)为冷缺血(在低温下无血液供应)。常用快速低温灌注及保持低温。灌注液的电解质组成成分及其温度、渗透压、pH,灌注时的压力和流速极为重要,不符合要求都会带来不良后果。

  保存方法:较简易方法是用4℃左右的特制灌注液(仿细胞内液)进行灌注,直至流出液清晰,脏器变成均匀的灰白色,然后轻轻放入第一个盛有4℃保存液的无菌塑料袋内,用消毒橡皮筋扎紧塑料袋口,再放入第二个无菌塑料袋内,用橡皮筋扎紧,最后存入有无菌冰屑的塑料盒内,此法效果好。此外,还有机器持续灌流法。

  (三)受者的准备

  除严格按照手术指征外,年龄在50岁以下,除需移植器官有病外,其他器官功能良好,无胃、十二指肠溃疡和全身性疾病,也无恶性肿瘤,一般情况应能承受大手术。

  1.心理准备 当病人选择移植手术时,术前指导应帮助病人了解有关移植的基本知识,减少对移植的恐惧和不安,保证病人具有良好的情绪和精神。

  2.一般准备

  (1)术前1~2日,受者住隔离房间,避免交叉感染。

  (2)术前1日进少渣饮食,术日晨禁食、禁饮。

  (3)术前晚温盐水或温肥皂水灌肠1次,约600ml左右。

  (4)术前晚为保证受者休息和睡眠,给予口服地西泮5.0~7.5mg。

  (5)术日晨,测量体重并记录。

  3.加强营养 应供给足够热量,鼓励受者进低蛋白、高糖类、高维生素的饮食,以增强抵抗力。

  4.术前检查 除常规检查外,还包括肝、肾、心、肺和神经系统功能,肝炎病毒相关指标、HIV、水电解质的测定,尿、咽拭培养,钡餐检查,血型和HLA配型等。

  5.防治感染灶 注意早期预防和治疗咽喉部和尿道等处的潜伏病灶。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6.免疫抑制药物的应用 根据植入器官和受者的需要而定。

  (四)病室的准备

  1.消毒隔离房间 手术前1日应将病室空气用甲醛或乳酸熏蒸消毒,室内物品器具用0.5%过氧乙酸擦拭干净,病室应朝阳,通风良好。

  2.病室物品准备 摇床、软床垫、床头柜、椅、吸引器、氧气、血压表、听诊器、体温表、痰杯、紫外线灯、量杯等。

  3.准备专用药柜,备齐抗生素、各种免疫抑制剂、抗排斥反应药物、白蛋白、速尿等。

  4.按消毒隔离原则,准备好隔离衣、鞋、帽、口罩、洗手用消毒液。

  5.准备监护仪器。

  (五)排斥反应

  1.概念 同种异体移植的器官,在短期内可以存活,并具有一定功能,但一定时间后就发生坏死而失去功能。这是由于移植物对于受体而言是一种抗原,故可引起免疫反应。人体内除红细胞的抗原A和抗原B外,组织细胞膜上也存在着不同的抗原。这种抗原最初是从白细胞表面发现的,故称为人类白细胞抗原(简称HLA抗原)。移植物细胞表面的HLA抗原和受体的致敏淋巴细胞相遇,就会发生对抗而产生排斥反应。

  2.分类

  (1)急性排斥反应:移植后1~2周内即可出现。表现为发热,局部出现炎性反应,如肿胀、疼痛、白细胞增多、小血管栓塞、移植的器官功能减弱或丧失等。

  (2)超急性排斥反应:在移植手术后24小时内或更短时间内发生,如误输异型血液,可在数分钟内即可发生溶血反应。这是因为体内早已具有对该种抗原的抗体,故一旦移植,反应很快发生。

  (3)慢性排斥反应:在移植后数年内,移植器官的功能逐渐减退,最后功能完全丧失,增加免疫抑制剂也难奏效。

  3.排斥反应的防治

  (1)组织配型:排斥反应之所以发生,是由于供体和受体细胞膜上抗原不同,如果受体和供体两者的HLA抗原完全相同,就不会发生排斥反应。现已发现HLA抗原有90多型,又发现红细胞抗原A和抗原B也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中。因此配型是应首先选择血型相同者,其次进行组织配型试验。组织配型试验就是将供体和受体的淋巴细胞放在一起培养1周,另外以自体淋巴细胞培养进行对照。如果混合培养的淋巴细胞受到刺激变形。说明两者不能适应,不能作为供体;如果淋巴细胞不受刺激则表示组织配型相同,移植有可能获得成功。 

  (2)免疫抑制:除了自体或同卵双生的组织配型完全相同,移植后不发生排斥反应外,其他种类移植,很难找到与HLA抗原配型完全相同的,因此只能采用免疫抑制的方法来推迟排斥反应的发生,从而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
  免疫抑制的方法主要是用免疫抑制药物,如硫唑嘌呤、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环磷酰胺等。这些药物长期应用都有一定副作用和毒性,应按照医嘱谨慎使用。另外,X线照射也有免疫抑制的作用。
  -

卫生资格考试通关必备网络课程免费试听>>
卫生资格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会员专区 - 客户服务 - 疑难解答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 cn.cityy.cn 城市网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教育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