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
卫生资格
考试指南 | 考试资讯 | 复习指导 | 试题库 | 内科/外科/妇产科 | 药士/师|主管药师 | 中药士/中药师/主管中药师 | 护士/护师/主管护师 | 初级药士/药师/主管药师 | 医学检验技士/技师/主管技师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医药 >> 卫生资格 >> 内科/外科/妇产科
站内搜索:

2013内科医师复习:肝硬化的病理学分类
作者:城市网 来源:城市网学院 更新日期:2013-1-4

  三、腹水 腹水的形成除门静脉高压外,还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低蛋白血症 肝脏合成白蛋白的机能减退,蛋白质摄取不足,肠道淤血致消化吸收障碍。当血浆白蛋白低于25-30g/L时,常有腹水及肢体水肿。

  (二)肝淋巴液失衡 当肝静脉流出道受阻时,血浆自肝窦壁渗透至窦旁间隙(Disse腔),致肝淋巴液生成增多,每日可达7-11L(正常为1-3L),大量淋巴液超过胸导管回流输送的能力,淋巴液自肝包膜表面及肝门淋巴管溢出至腹腔,这种腹水的蛋白含量高,产生速度快,且不易吸收。

  (三)内分泌因素 抗利尿激素增多,使水的重吸收增加。第三因子排纳激素活力降低,尿钠排出减少,腹水加重。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增加水钠的重吸收。前列腺素(PGE,PGE2)心钠素活性降低,而致肾血流量、排钠和排尿量减少。

  (四)肾脏因素 肝硬化时肾脏血液动力学改变明显,有效血容量减少,加之腹压力增加,肾血管收缩使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水钠潴留,少尿或无尿。严惩者可形成所谓功能性肾衰。

  现将肝硬化病理生理改变归纳如下:(表2-11-1)

  表2-11-1 肝硬化病理生理改变

  肝功能减退 胆色素代谢障碍

  解毒功能减退

  蛋白质合成障碍 黄疸

  血氨、胺等升高、促进肝昏迷

  血浆白蛋白减低,胶体渗透压下降,凝血因子Ⅱ、Ⅴ、Ⅶ、Ⅸ、Ⅹ缺乏,腹水及出血倾向

  门静脉高压 激素灭活障碍

  胃肠道功能紊乱

  胃肠道淤血

  腹水形成

  脾脏肿大,脾功亢进,门、体静脉侧支循环 醛固酮及抗利尿激素增多

  消化不良、营养障碍

  消化功能障碍

  腹胀 ,尿少

  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减少,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腹壁静脉曲张

  间质反应 纤维化

  枯氏细胞功能减退

  及淋巴细胞浸润 单胺氧化酶活性增加

  高球蛋白血症

  免疫功能紊乱

[本文共有 2 页,当前是第 2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卫生资格考试通关必备网络课程免费试听>>
卫生资格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会员专区 - 客户服务 - 疑难解答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 cn.cityy.cn 城市网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教育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