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
卫生资格
考试指南 | 考试资讯 | 复习指导 | 试题库 | 内科/外科/妇产科 | 药士/师|主管药师 | 中药士/中药师/主管中药师 | 护士/护师/主管护师 | 初级药士/药师/主管药师 | 医学检验技士/技师/主管技师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医药 >> 卫生资格 >> 护士/护师/主管护师
站内搜索:

2013初级护师复习:常见症状的护理
作者:城市网 来源:城市网学院 更新日期:2013-1-3
  二、心前区疼痛护理
  因各种理化因素刺激支配心脏、主动脉或肋间神经的传入纤维,引起的心前区或胸骨后疼痛,称为心前区疼痛。
  (一)原因
  1)心绞痛、心肌梗死是引起心前区疼痛最常见的原因
  2)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心包炎、胸膜炎等均可引起疼痛,心血管神经官能症亦可引起心前区疼痛,但与精神刺激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二)临床表现
  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典型疼痛
  1)心绞痛:位于胸骨后,呈阵发性压榨样痛;常伴有焦虑、濒死感,向左侧放射;心绞痛常有活动或情绪激动等诱发因素,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
  2)急性心肌梗死
  出现疼痛多无明显诱因;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含服硝酸甘油多不能缓解;还可有冷汗、血压下降等现象。
  3)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可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撕裂样剧痛或烧灼痛,可向背部放射。
  4)急性心包炎、胸膜炎可伴有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并常因此疼痛加剧,呈刺痛,持续时间较长。
  5)心脏神经官能症病人的主诉常与情绪变化有关,疼痛部位常不固定,与体力活动无关,且多在休息时发生,伴神经衰弱症状。
  (三)护理问题
  1.疼痛:与病变引起的神经反射有关。
  2.恐惧:与疼痛有关。
  (四)护理措施
  1.疼痛的观察:注意心前区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有无诱发因素、伴随症状等。
  2.减轻疼痛,预防复发。给病人创建良好的休息环境,协助患者满足生活需要。遵医嘱给予镇静药、止痛药、扩血管药或进行病因治疗。对不同患者作针对性健康指导,指导患者采用行为疗法及放松技术如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等。
  3.心理护理:观察病人的情绪状态,耐心解释疼痛的发生、发展过程,消除对疼痛的恐惧感。
  三、心悸护理
  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跳或心慌,可伴有心前区不适,自述心搏强而有力或心脏停跳感及心前区震动感。
  (一)原因
  1)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期前收缩、房扑、房颤等心律失常均可引起心悸。
  2)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全身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严重贫血、高热、低血糖反应等
  3)心血管神经官能症都可引起心悸;
  4)此外,健康人剧烈活动、精神高度紧张、过量吸烟、大量饮酒、饮浓茶和咖啡或使用某些药物如阿托品、咖啡因、氨茶碱、肾上腺素等也可引起心悸。
  (二)护理问题
  1.舒适的改变:与心跳的频率、节律变化有关。
  2.焦虑:与心悸有关。
  (三)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注意脉搏和心跳的频率及节律变化,一次观察时间不少于1分钟。同时注意有无伴随症状,并作动态观察。对心律失常引起心悸的患者,应测量心率、心律、血压,必要时做心电图和血压的监护。对严重心律失常引起心悸的患者,应卧床休息,进行心电监护。如出现呼吸困难、发热、胸痛、晕厥、抽搐等,应及时与医师联系,及时处理。
  2.心理护理:耐心向病人说明心悸发病原因和对病人有何影响。减轻焦虑,以免因此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使心率增快、心搏增强和心律的变化,加重心悸。帮助病人进行自我情绪的调节,如通过散步、看书、交谈等方式。增加休息时间,睡前可用小剂量镇静剂以改善睡眠。指导患者不食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及时更换引起心悸的药物。 

[本文共有 3 页,当前是第 2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卫生资格考试通关必备网络课程免费试听>>
卫生资格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会员专区 - 客户服务 - 疑难解答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 cn.cityy.cn 城市网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教育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