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
卫生资格
考试指南 | 考试资讯 | 复习指导 | 试题库 | 内科/外科/妇产科 | 药士/师|主管药师 | 中药士/中药师/主管中药师 | 护士/护师/主管护师 | 初级药士/药师/主管药师 | 医学检验技士/技师/主管技师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医药 >> 卫生资格 >> 护士/护师/主管护师
站内搜索:

2013初级护师复习:乳腺癌
作者:城市网 来源:城市网学院 更新日期:2013-1-11

  3.放射治疗 属局部治疗的方法之一,术前放疗可用于局部进展期乳腺癌;在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后,放疗是一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根治术后不作常规放疗,对复发高危病例,放疗可减少腋淋巴结阳性病人的局部复发率,提高生存质量。

  4.内分泌治疗 癌肿细胞中雌激素受体含量高者,称激素依赖性肿瘤,可通过调节内分泌治疗。

  (1)去势治疗:年轻妇女可采用卵巢去势治疗,包括药物(LHR类似物)、手术或X线去势。

  (2)抗雌激素治疗:常用他莫昔芬,该药可降低乳腺癌术后复发及转移,对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阳性的绝经后妇女效果尤为明显,同时可减少对侧乳腺癌的发生率。

  (3)芳香化酶抑制剂:这类药物能抑制肾上腺分泌的雄激素转变为雌激素过程中的芳香化环节,从而降低雌二醇,达到治疗乳腺癌的目的。

  5.生物治疗 近年来渐推广使用曲妥珠单抗注射液,是通过转基因技术制备,对C-erB-2过度表达的乳腺癌病人有一定效果,特别是对其他化疗药物无效的也能有部分疗效。

  六、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乳房是女性标志之一,术前病人对癌症有恐惧感、对手术害怕、对预后恐惧及对根治术后胸部形态改变的担忧。故应多了解和关心病人,倾听病人的想法和要求,加强心理疏导,向病人和家属解释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解除其思想顾虑。

  (2)饮食护理:鼓励和提供病人进食高蛋白、高能量、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为术后创面愈合和机体康复创造有利条件。

  2.术后护理

  (1)病情观察:密切监测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扩大根治术病人注意呼吸,及时发现有无气胸,鼓励病人深呼吸防治肺部并发症。注意不可在患肢量血压、注射及抽血。

  (2)体位:病人术后血压平稳后可取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和引流。

  (3)饮食:术后6小时无恶心、呕吐等麻醉反应者,可正常饮食,并保证足够热量和维生素,以利于机体康复。

  (4)切口和引流:

  1)皮瓣:观察皮瓣颜色及创面愈合情况并记录。注意伤口敷料,用胸带加压包扎,使皮瓣与胸壁贴合紧密,松紧度适宜,以维持正常血运为宜;观察患侧上肢远端血液循环,若包扎过紧,皮肤呈青紫色伴皮肤温度降低、脉搏不能扪及,提示腋部血管受压,应及时调整胸带的松紧度;若胸带松脱,应及时加压包扎。

  2)引流管:术后留置引流管,以及时引流皮瓣下的渗液和积气,使皮瓣紧贴创面,避免坏死、感染,促进愈合。护理时应注意:①观察引流液色、质、量并记录,注意有无出血;②妥善固定引流管,病人卧床时固定于床旁,起床时固定于上衣;③保证引流通畅和有效的负压吸引,连接固定,定时挤压引流管或负压吸引器;④引流过程中若有局部积液、皮瓣不能紧贴胸壁且有波动感,应报告医师,及时处理。术后3~5天,皮瓣下无积液、创面与皮肤紧贴即可拔管。若拔管后仍有皮下积液,可在严格消毒后抽液并局部加压包扎。

  (5)潜在并发症的预防:

  1)患侧上肢肿胀:为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腋窝淋巴结切除后上肢淋巴回流不畅或头静脉被结扎、腋静脉栓塞、局部积液或感染等因素导致回流障碍所致。指导病人平卧时用软枕抬高患侧上肢,下床活动时用吊带托扶;需他人扶持时只能扶健侧,以防腋窝皮瓣滑动而影响创面愈合;按摩患侧上肢或进行握拳、屈、伸肘运动,以促进淋巴回流;肢体肿胀严重者,可戴弹力袖或使用弹力绷带以利于回流;局部感染者,应用抗生素治疗。

  2)气胸:乳腺癌扩大根治术有损伤胸膜可能,术后应加强观察。病人若感胸闷、呼吸困难,应作肺部听诊、叩诊和X线检查,以尽早诊断尽早治疗。

  (6)功能锻炼:为尽快恢复患肢功能,应鼓励和协助病人早期开始患侧上肢的功能锻炼。如无特殊情况,术后24小时内开始活动手部及腕部,术后3~5天活动肘部;术后1周,待皮瓣基本愈合后可进行肩部活动、手指爬墙运动(逐渐递增幅度),直至患侧手指能高举过头、自行梳理头发。患肢负重不宜过大或过久。

[本文共有 3 页,当前是第 3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卫生资格考试通关必备网络课程免费试听>>
卫生资格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会员专区 - 客户服务 - 疑难解答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 cn.cityy.cn 城市网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教育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