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护理评估
1.健康史:了解受伤过程如:暴力大小、方向、性质、速度和作用部位。受伤当时意识状态、伤后有无颅内压增高、脑脊液漏的症状,以及现场急救经过。了解既往健康史。
2.身体状况:评估病人的伤后症状和体征,特别是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及神经系统体征的动态变化。结合辅助检查结果判断颅脑损伤的程度和类型。
3.心理和社会支持情况:了解病人和家属对颅脑损伤及其预后的心理反应。
(二)护理措施
1.现场急救:现场急救首先争分夺秒地抢救心跳骤停、窒息、开放性气胸、大出血等危及病人生命的伤情,颅脑损伤救护时应做到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禁用吗啡止痛。有明显大出血者应补充血容量,无外出血表现而有休克征象者,应查明有无头部以外部位损伤,如合并内脏破裂等。开放性损伤有脑组织从伤口膨出时,在外露的脑组织周围用消毒纱布卷保护,再用纱布架空包扎,避免脑组织受压,并及早使用抗生素和TAT。记录受伤经过和检查发现的阳性体征,及急救措施和使用药物。
2.一般护理
(1)体位:意识清醒者采取斜坡卧位,有利于颅内静脉回流。昏迷病人或吞咽功能障碍者宜取侧卧位或侧俯卧位,以免呕吐物、分泌物误吸。
(2)营养支持:昏迷病人须禁食,早期应采用胃肠外营养。每天静脉输液量在1500~2000ml,其中含钠电解质500ml,输液速度不可过快。伤后3天仍不能进食者,可经鼻胃管补充营养,应控制盐和水的摄入量。病人意识好转出现吞咽反射时,可耐心地经口试喂蒸蛋、藕粉等食物。
(3)降低体温:高热使机体代谢增高,加重脑组织缺氧,应及时处理。应采取降低室温、物理降温,遵医嘱给予解热剂等降温措施。
(4)躁动的护理:引起躁动的原因很多,如头痛、呼吸道不通畅、尿潴留、便秘、被服被大小便浸湿、肢体受压等,须查明原因及时排除,切勿轻率给予镇静剂,以免影响观察病情。对躁动病人不可强加约束,避免因过分挣扎使颅内压进一步增高。
3.保持呼吸道通畅:意识障碍者容易发生误咽、误吸,或因下颌松弛导致舌根后坠等原因引起呼吸道梗阻。必须及时清除咽部的血块和呕吐物,并注意吸痰,舌根后坠者放置口咽通气管,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保持有效地吸氧,呼吸换气量明显下降者,应采用机械辅助呼吸。
4.严密观察病情:目的是观察治疗效果和及早发现脑疝,不错失抢救时机。
(1)意识状态:反映大脑皮质功能和脑干功能状态,观察时采用相同程度的语言和痛刺激,对病人的反应作动态的分析,判断意识状态的变化。意识障碍的程度目前通用格拉斯哥昏迷计分法(GCS)(表3-15-1),分别对病人的睁眼、言语、运动三方面的反应进行评分,
表 3-15-1 格拉斯哥昏迷计分法(GCS)
睁眼反应
计分
言语反应
计分
运动反应
计分
自动睁眼
4
回答正确
5
遵嘱活动
6
呼唤睁眼
3
回答错误
4
刺痛定位
5
刺痛睁眼
2
语无伦次
3
躲避刺痛
4
不能睁眼
1
只能发声
2
刺痛肢屈
3
不能发声
1
刺痛肢伸
2
不能活动
1